林淵源的都市減法哲學
增加過渡空間,和緩都市步調
推開厚實的古銅色大門,林淵源來到了自己的建築作品中接受採訪。這是坐落在台北大安區一隅的Uspace Gallery,有別於以往直直切齊路邊的落地窗,Uspace Gallery入口處向內縮進了部分空間。這樣的做法看似佔據了室內實際能被利用的坪數,然而,林淵源有不同的想法。「過去直接切齊路邊的落地窗感覺太蠻橫了,我希望能打造出一個室內與室外的中介區域,讓人在進入這間屋子前,能在這個半開放空間短暫停留,先卸下馬路上的喧囂與塵囂之後,再用一個輕鬆的心情踏進屋裡來。」
以此為例,或許表面上能作為實質用途的空間減少了,但林淵源認為,這麼做所獲得的其實更多。少了處處逼至界線的壓迫感,內縮回推反而提供了令人自在的過渡空間。顧客因而能享有更好的逛藝廊品質,無形中也為店家帶來更好的品牌形象。
「退一步,輪廓將顯得更為清楚」
擁有同樣設計理念的還有位在新竹的三角咖啡館。林淵源當初在規劃時,就毫不猶豫地在長方形空地上劃出一條對角線,只留一半區域作為咖啡廳的建物本身,另外一半則是全以植披覆蓋。這麼做不僅讓每位到訪的客人能在店內享受開闊的綠園視野,甚至也讓經過的路人對這間咖啡館印象深刻,成為都市叢林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存在。林淵源表示:「退讓後,輪廓反而顯得更為清楚」。聳然矗立在眼前的建物無法讓人觀看到它的全貌,但若是留點距離,反而更有機會能讓人好好欣賞建築的美。
上述例子皆聚焦於個別作品本身,但也讓人不禁好奇,若是將這樣的減法哲學帶入城市建築中,會對整個都市氛圍產生什麼影響?林淵源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了,他表示,若每個人、每家店分別都劃出一部分的私人空間,在室內與室外間,布置出一個過渡地帶,整個城市步調將會和緩下來。這些空間的存在能消除人與人之間,因距離過近所產生的緊張感。而若少了這些緊繃的情緒,生活感也就從中自然而生了。
其實對林淵源而言,最重要的還是回歸到事物的「本質」。減法哲學並非是為了與眾不同才被刻意創造出來的,而是回歸本質並思考自己要什麼後,所得到的一種做法。對城市而言亦然,林淵源認為城市中的減法哲學並沒有絕對的答案,唯有每個人從生活中細細體會,才能一同探究其中的巧妙。
<< | 1 | >> |